首页 >> 分省院概况 >> 院士专家 >>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陕中国科学院院士简介

发表日期:2022-08-22来源:中科院西安院士联络处放大 缩小  

  1、安芷生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第四纪地质学家 1941年2月25日生于湖南芷江,籍贯安徽六安。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66年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科学委员会副主席。

  为确立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及其与深海沉积序列的对比、研究黄土堆积演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作出重要贡献首先引入了第四纪磁性地层学重建了第四纪不同时间尺度东亚季风变迁的序列系统地提出我国中东部环境变化的季风控制论,论述了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的关系,分别在Nature和《中国科学》上发表。代表作有《最近13万年中国的古季风记录》。1991年、200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侯 洵    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研究所

  光学家,1936年12月6日生于陕西咸阳。195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从事瞬态光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参与中国核试验、激光核聚变及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研制了8种变象管高速摄影机,使中国超快现象诊断的时间分辨率提高6个量级,响应范围覆盖红外到软X射线整个波段,为开创中国光电子类高速摄影领域做出了贡献。在中国首创转移阴极与冷、热铟封技术,最先研制成双近贴聚焦象增强器。提出联用激光照明、干涉滤光及象增强器技术,解决快、暗、小目标测量难题,发展了中国新一代靶场光测设备。在国内率先研究透射式负电子亲和势GaAs阴极及场助Ⅲ-Ⅴ族光阴极与第三代象增强器,发明了钯银氧铯阴极,为中国光电器件及夜视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鞠 躬    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生物学家。1929年11月22日生于上海市,原籍安徽绩溪。1952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鞠躬的科学研究事业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他的神经形态学家的声誉主要建立在其中枢神经系的束路学、终纹床核的构筑学及背根神经免疫组织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其后,鞠躬及其同事在哺乳动物脑下垂体前叶腺细胞周围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神经,经十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脑下垂体前叶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的假说,这是对目前通行半个世纪以上的体液调节被他的一种挑战。同时.鞠躬领导了脑对免疫系统调节的研究,其主要成果之一是证明了催产素是一种免疫激素。

  4、周卫健 (女)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第四纪地质学家 女,1953年3月23日生于贵州贵阳,197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1995年在西北大学地质系获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会士。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政协陕西省第十届、十一届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

  主要从事全球变化、第四纪地质及宇宙成因核素在地球环境科学中的应用研究。在古气候突变事件、10B环境示踪和14C年代学领域取得系统创新成果。首先报道了东亚季风新仙女木突变事件的可靠地质证据,及其寒冷和降水增加的特点以及高低纬气候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为气候趋势预测提供了历史相似型。创造性地利用黄土10Be定量重建地磁场强度和季风降水变化,为解决中国黄土10Be示踪环境的难题做出关键贡献。创建了大样品-小样品-微量样品14C测年方法序列,解决了当时考古和地质小样品测年难题。近年来主持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西安加速器质谱中心,为地球环境研究提供了平台。曾获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三等奖,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科学院首届十佳女杰、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首届优秀女科学家等。

  5、邢球痕    中国航天集团第四研究院

  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1930年9月3日生于浙江嵊州。195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研究员。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在发动机总体设计研究中,提出了总体优化设计方法及预研成果集成演示技术。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中,提出了两种推力向量控制喷管的结构方案、主要参数的计算和试验方法、消除燃烧室初始压强峰的途径。提出的装药燃烧室人工脱粘和其它防脱粘技术、超高强度钢应用中低应力爆破技术、新型高温耐烧蚀材料应用及结构设计、深潜入全轴摆动喷管技术等已在多种型号发动机中成功应用。主持研制的多种战略、战术导弹固体发动机已研制成功并定型,使我国固体推进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6、姚 熹     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家。1935年9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1957年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1982年获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固态科学博士学位。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教授。2001年当选为美国陶瓷学会会士。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从事电子陶瓷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工作,在双晶和多晶界面的研究中发现了陶瓷晶粒的压电共振现象,并采用计算机电路模拟方法,计算出了晶粒大小和取向都随机分布的多晶聚集体的介电频谱,其结果与实验十分吻合。

  对铁电体中的极化弛豫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了微畴-宏畴转变、电场诱导纳米结构调整以及超顺电状态等一系列新现象,对发展机敏材料有重要意义。1987年当选为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

  7、王锡凡    西安交通大学

  电力系统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36年5月生于安徽凤阳,籍贯河北安平。1957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的理论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力系统分析、规划及可靠性评估等。发展了电力网络线性方程的稀疏矩阵算法,创立了复杂故障的综合阻抗矩阵理论,建立了大型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析模型,促进了计算机在我国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推广。在电力系统规划和可靠性评估方面,提出了等效电量函数理论和状态空间分析中的“增量频率”概念,以及可靠性分析中元件串并联递归卷积公式;开发了多节点电源规划模型及软件包JASP1,为三峡工程进行了动能经济论证。在提高输电线路的传输能力研究中,提出了分频输电方式,开展了对分频输电的理论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接入系统的相关问题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8、陶文铨   西安交通大学

  工程热物理学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39年3月生于浙江绍兴。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传热学及其数值模拟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推动与促进了我国计算传热学科的形成与发展。提出了分析对流项离散格式稳定性的符号不变原理与处理不规则区域的组合网格思想,提出了绝对稳定的对流项离散新格式和处理不可压缩流场速度与压力耦合关系的全隐算法,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收敛速度,专著《数值传热学》已被国内外学术论文引用千余次。在强化传热方面,提出与研制了多项高效强化传热新技术。

  9、张国伟    西北大学地质系

  构造地质、前寒武纪地质学家 1939年1月1日生于河南南阳。1961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造山带地质研究所所长、教授。

  主要从事构造地质与前寒武纪地质研究。提出秦岭造山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构造体制的形成演化、三板块二缝合带及其从点、线接触到全面碰撞的造山细节过程、壳幔非耦合三维结构与造山动力学特征、盆山转换耦合关系等观点。长期研究华北地块南部早期地壳形成与演化,总结出复杂深变质变形小型绿岩系和早期两类构造单元复合演化的独特特征。进行秦岭等中央造山系与国内外主要代表性造山带的综合对比研究,提出中国大陆与造山带的多块体中小洋陆板块构造体制与动力学特征。代表作有Composi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Archaean Crust in Central Henan,China和《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等。199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0、沈绪榜    中国航天集团第九研究院第771所

  计算机专家。1933年1月10日生于湖南临澧。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中国航天电子基础技术研究院研究员。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从事嵌入式计算机及芯片设计。早期设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两种箭载数字计算机,提出多重积分误差校正新方法、箭载计算机新体系结构与箭载系统测试新方案,为解决箭载计算机小型化难题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更小型化,1977年研制大规模集成电路16位嵌入式微计算机,推动NMOS技术的发展80年代初研制四种数字信号处理芯片1995年研制定点32位RISC微处理芯片为了超小型化,近年开始研究MPP嵌入式计算机与系统测试新方法,并研制3.2亿次MPP微处理元芯片与浮点32位RISC微处理器芯片及其计算机等。

  11、舒德干    西北大学

  进化古生物学家。西北大学教授。1946年2月生于湖南湘潭市,籍贯湖北鄂州市。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81年获西北大学硕士学位,1987年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对进化论感兴趣,主要从事澄江动物群及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并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在动物界演化成型这一进化生物学的主要命题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昆明鱼目、古虫动物门等发现,提出了后口动物亚界演化成型和脊椎动物实证起源假说以及三幕式寒武大爆发假说。前者首次追溯出人类两个最基本构造(脊柱和头/脑)的历史源头,后者揭示出基础动物、原口动物、后口动物三个亚界分阶段演化成型的过程,较传统的一幕式爆发假说更接近动物界的真实辐射演化史。发现了三个动物亚界的三阶段演化成型与三幕式寒武爆发过程的相关性。获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2、徐宗本   西安交通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55年1月生于陕西省柞水县, 籍贯安徽岳西。197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数学系, 1982年和1987年分别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智能信息处理、机器学习、数据建模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稀疏信息处理的L(1/2)正则化理论, 为稀疏微波成像提供了重要基础。发现并证明机器学习的“徐-罗奇”定理, 解决了神经网络与模拟演化计算中的一些困难问题, 为非欧氏框架下机器学习与非线性分析提供了普遍的数量推演准则; 提出了基于视觉认知的数据建模新原理与新方法,形成了聚类分析、判别分析、隐变量分析等系列数据挖掘核心算法, 并广泛应用于科学与工程领域。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CSIM苏步青应用数学奖等。

  13、郑晓静 (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力学家。1958年5月生于湖北省武汉,籍贯浙江乐清。1982年在华中科技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在兰州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92年起在兰州大学任教授。曾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党委书记。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合会理事等。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并任工程科学部的评奖委员会主席。

  主要研究领域为板壳非线性力学、电磁固体力学、风沙环境力学。在板壳非线性力学领域,成功解决圆薄板大挠度变形的冯卡门板方程精确解等一系列问题,被该领域著名学者钱伟长院士评价为“解决了自1910年以来国际力学界未能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等。在电磁固体力学领域,对可变形铁磁结构给出了新的磁力表征公式,建立的超磁致伸缩材料多场耦合非线性本构模型被国际学者称为“Zheng-Liu model”“是便于应用的”。该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开创了风沙环境力学。提出的跨尺度方法成功实现了对百平方公里沙丘场演化过程的定量模拟和沙漠扩展速度的理论预测;给出了可降低成本60%以上的固沙草方格铺设新方案并在甘肃民勤地区推广5000亩;率先开展对风沙流中沙粒带电和风沙电场研究,有关工作被Nature文章评价“迄今,这种尝试很少”。该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获“十佳全国优秀科学工作者”提名奖、2014年获何梁何利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7年获“周培源力学奖”等。

  14、魏炳波    西北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专家。西北工业大学教授。1964年4月12日出生于山东省惠民县,籍贯山东惠民。1983年毕业于山东工学院铸造专业,1986年在南京工学院材料系获硕士学位,1989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系获博士学位。现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金属材料凝固科学与技术和空间材料科学研究。研制了以电磁悬浮、超声悬浮、静电悬浮、熔体浸浮和自由落体为特征的金属材料超常凝固实验系统。研究了深过冷合金熔体中枝晶和共晶快速生长的动力学机制;揭示了微重力和深过冷条件对快速凝固过程的耦合作用;发展了快速偏晶和包晶凝固的组织演变理论;探索了深过冷合金熔体的热物理性质变化规律。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15、郝 跃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1958年3月21日出生于重庆市,籍贯安徽阜阳。1982年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1991年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宽禁带半导体高功率微波电子学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在高质量材料生长、器件结构创新、工艺优化实现及其在极端环境下的可靠性、稳定性的研究中取得创新性和应用性成果。发现了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生长中气相预反应、表面吸附原子迁移及晶格应力的关键物理机理,提出了一种反应气体脉冲式分时输运原理与方法;发现了二维电子气在高压、高温下迁移率退化与晶格应变驰豫的物理机制,提出了无应变背势垒和多沟道新型氮化镓异质结构,以及新型高K堆栈的介质栅MOS-HEMT器件结构,成功实现了高效率氮化物微波功率器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1项及何梁何利科技奖。

  16、李应红   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专家。空军工程大学教授。1963年1月5日出生于重庆市奉节县,籍贯重庆奉节。1983年毕业于空军工程学院航空机械工程系,1989年在华东工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任航空等离子体动力学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

  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控制、诊断与部件表面强化研究,主持突破多个重大科研项目,提出航空发动机高原起动建模与控制方法、覆盖机器学习理论、激光冲击表面纳米化与残余压应力复合强化机制、等离子体冲击流动控制理论与压气机近失速流动测控方法,并取得突出工程应用效果,立一等功。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17、何雅玲(女)  西安交通大学

  工程热物理专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教育部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1963年9月生于陕西西安市,籍贯陕西西安。1985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1988年和2002年获该校硕士和博士学位。

  长期从事热能高效传递、转换、利用及数值模拟的研究。在传热的多尺度数值模拟方面,构建了微观-介观-宏观统一计算框架、发展了跨接微观与宏观的LBM方法;在强化传热方面,揭示了高效低阻的物理机制,发明了多项强化传热新技术;在太阳能利用方面,提出了将蒙特卡罗光线追迹法与有限容积法耦合设计太阳能吸热器的新方法,发明了改善热流密度均匀性的新技术。研究成果在航天、能源和化工领域得到应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奖励。

  18、张宏福    西北大学

  岩石地球化学家。西北大学教授。1962年8月出生于陕西省山阳县,籍贯陕西山阳。198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88年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获硕士学位,1998年在伦敦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大陆岩石圈地幔地球化学研究。在地幔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探索等前沿科学领域做出了重要创新性贡献。提出橄榄岩-熔体相互作用不仅造成岩石圈地幔组成和属性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而且最终导致了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新观点,并证明其具有全球普适性。开拓了非传统稳定同位素(Li-Fe-Mg)在地幔地球化学中的研究方法,揭示了地幔组成转变过程中熔体的性质和来源,拓展了地幔地球化学研究领域。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19、邵明安   中科院水保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土壤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1956年11月出生于湖南常德。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现合并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1996年在IOWA州立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土壤水动力学、溶质迁移、土壤水植被定量关系等研究。建立了土壤水运动的广义相似理论和溶质迁移的边界层理论,求解了土壤水分运动的Richards方程解析解和溶质迁移方程的边界层解。提出了土壤水力参数积分法和相似法。完善了植物根系吸水机理模型,提出土壤水分有效性动力学模式,建立了小流域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为农业节水和黄土高原植被建造提供了科学依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

  20、黄维    西北工业大学

  有机光电子专家。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校长。1963年5月生于河北省唐山市,籍贯河北唐山。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92年在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有机光电子学研究。在构建有机光电子学科体系、实现有机半导体高性能化与多功能化等方面取得有重要创新意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有机半导体p-n能带调控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研制出高性能三基色有机半导体,使有机半导体的研究从经验摸索上升到理性设计阶段;针对蓝光半导体器件的稳定性难题,提出了有机半导体的凝聚态结构调控策略,成为解决有机半导体光谱稳定性的通行方案;拓展了有机半导体在传感、存储和激光等方面的应用。

  21、管晓宏   西安交通大学

  系统工程学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1955年11月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四川人。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该校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主要从事网络化系统特别是能源电力系统优化与安全理论与应用研究。提出拉氏优化系统化理论和创新方法,精确高效求解对偶问题和系统获取原问题可行解,解决了复杂混合动态、线性与同构奇异等多个难题。提出了系统安全性分析的创新理论与方法,发现了安全约束冗余性判定解析条件和等效充分条件,大大降低安全性分析计算的复杂性。提出了网络安全监控新方法,解决了流量异常定位的解析计算、无流量数据估计僵尸网络规模和全球分布等难题。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美国李氏基金杰出成就奖,获国家杰青、长江学者,当选IEEE Fellow。

  22、郭烈锦   西安交通大学

  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63年10月出生于江西省遂川县,籍贯江西遂川。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专业,1989年获该校工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能源动力多相流及氢能科学技术的研究。针对化石能源洁净高效、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的转化利用的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建立了复杂多相流及能质传输和转化、多相流测控和流动安全保障等的理论,创建了超临界水蒸煤制氢、太阳能光催化多相连续流制氢等能源转化利用的新理论新方法,成功应用于热能动力、航天、海洋石油等多个领域,取得系统性创新性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

  23、彭建兵    长安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地质与灾害地质专家,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直致力于松散层大变形科学问题,围绕地裂缝,黄土滑坡,区域稳定等开展研究工作。

  24、赵国春    西北大学

  香港大学、西北大学教授。1961年8月生于辽宁省岫岩县。1985年和1988年在原长春地质学院(现并入吉林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在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前寒武纪地质和超大陆研究,率先提出全球大陆在20-18亿年期间相互拼合形成一个超大陆, 并建立了该超大陆的重建模型;在华北发现了两条18.5-19.5 亿年喜马拉雅型陆-陆碰撞带, 提出华北基底是由若干微陆块在早元古代拼合而成;重建了东亚陆块群从Rodinia超大陆裂解至Pangea超大陆形成的构造演化过程和古地理位置,提出Pangea东亚重建新方案。发表论文300余篇,SCI总他引3万余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自然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2014-2019年汤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学家、Khwarizmi国际奖一等奖(2016)、发展中国家世界科学院TWAS地球科学奖等。(截止2020年底)

  

附件: